發(fā)布日期:2024-07-29 來源: 網絡 閱讀量()
天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于1997年由原土木工程系、水資源與港灣工程系和船舶與海洋工程系合并成立,下設土木工程系、水利水電工程系、港口工程系、高新艦船及海洋裝備智能設計與船海工程管理系、海洋工程與智能海事系、巖土工程研究所6個教學科研單位,目前在職教職工247人,各類在校生3230人。 學院設有土木工程(含建筑工程、橋梁工程、地下工程三個專業(yè)方向)、水利水電工程(含水利水電工程、巖土力學與工程兩個專業(yè)方向)、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、船舶與海洋工程(含高新船舶與海洋裝備智能設計及管理、海洋工程與智能海事、國際航運與船海工程智能化管理三個專業(yè)方向)4個本科專業(yè)。學院4個本科專業(yè)都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(yè),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術積淀。近6年來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,教學成果二等獎10項,3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一流課程。 學院現(xiàn)有土木工程、水利工程及船舶與海洋工程三個一級學科,全部具有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并設有博士后流動站。其中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及結構工程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,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二級學科為天津市重點學科。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,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的評估結果為A-(排名第七);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的評估結果為A-(排名第三);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學科的評估結果為B(排名第四);在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,三個學科均創(chuàng)新高,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取得跨越式提升。工程博士、碩士培養(yǎng)領域:土木水利(含土木工程、水利工程、船舶與海洋工程)。 學院現(xiàn)有教學科研人員198人,實驗技術人員21人,45歲及以下教師占比達67%。中國工程院院士4名(3名雙聘),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,國家級科技創(chuàng)新領軍人才6名,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名,球速體育網址“國家973計劃”首席科學家2名,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項目首席7名,天津市杰出人才5名,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名,科技部“創(chuàng)新人才推進計劃”中青年科技創(chuàng)新領軍人才2名,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名,享受“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”專家8名,國家優(yōu)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名,教育部“新世紀優(yōu)秀人才支持計劃”入選者14名;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(chuàng)新群體1個,教育部創(chuàng)新團隊1個,科技部重點領域創(chuàng)新團隊2個,天津市“131”創(chuàng)新型人才團隊1個,天津市高層次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團隊2個,天津市重點領域創(chuàng)新團隊2個,天津市教學團隊3個,師資力量雄厚,梯隊結構合理。 學院設有土木工程實驗中心、水利工程實驗中心、船舶與海洋工程實驗中心3個教學實驗基地;擁有國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、水利工程智能建設與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、港口水工建筑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、國家能源深水油氣工程技術研發(fā)中心、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創(chuàng)新基地、地震工程綜合模擬學科創(chuàng)新基地6個國家級平臺基地;濱海土木工程結構與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、球速體育網址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監(jiān)測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天津市土木工程結構及新材料重點實驗室、天津市港口與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、中國地震局地震工程綜合模擬與城鄉(xiāng)抗震韌性重點實驗室、天津市房屋建筑鋼結構技術工程中心、天津市海上風電結構與施工裝備技術工程中心、天津市地下工程建造與安全技術工程中心、天津市裝配式建筑技術工程中心、天津市海洋油氣工程中心、天津市海洋可再生能源國際聯(lián)合研究中心、天津大學地震工程中新聯(lián)合研究中心12個省部級平臺基地;有2011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中心聯(lián)合單位組建分中心:“高新船舶與深海開發(fā)裝備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中心”天津大學分中心。建筑面積5.1萬平方米,擁有設備1.45萬臺(件),價值4.25億元,擁有世界高校第二國內唯一的大型冰工程實驗室、球速體育網址世界領先的高壓力深水結構實驗裝置、國內首套水利工程交互式三維仿真分析平臺、國內第一個泄流結構全水彈性實驗平臺、先進的多功能方向譜港池等。 學院的科學研究工作堅持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經濟主戰(zhàn)場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”的科技創(chuàng)新工作理念,以國家973計劃項目、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項目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、國家重大科技專項、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(fā)專項、國家863和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及國家重大工程橫向課題等為依托,深入開展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。2017至2022年,學院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3項,省部級獎勵(含社會力量設獎)152項,其中特等獎11項,一等獎72項,二等獎55項,三等獎14項。2023年,學院實到競爭性科研經費17472萬元,發(fā)表SCI檢索論文578余篇,EI檢索論文581余篇;《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Resilience》共發(fā)行8期;申請專利199余項,授權專利210余項。 多年來,一代又一代的優(yōu)秀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從這里走出,為祖國的建設事業(yè)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